2009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年度最佳小說_Part 1


去年在愛倫坡獎的頒獎前夕,MLR舉辦了快閃猜謎活動,讓讀者朋友們「試試手氣」。今年本來也有相關活動的規劃,但無奈計畫趕不上變化,MLR的「愛倫坡獎小組」成員當時不巧都有私人事務,該活動就這麼耽擱了下來。現在眼看得獎名單早都公佈了,而我們又不像球賽轉播可以玩D-Live。所以,今年的「愛倫坡獎」主題就以介紹入圍書單為主,想試手氣的朋友,只好請您們尋求別的管道了。(比如說,運動彩券?)

本屆愛倫坡獎的年度小說獎項入圍書單共有六部,其中《忘記正義的小鎮》早在得獎名單公佈前已有中譯,而另一部《失蹤》則在五月初也中譯上市。另兩部《Curse of the Spellmans》與《Sins of the Assassin》雖然目前尚未有中譯本,但這兩書的作者其作品卻都曾經在台中譯上市。而且很巧合地,台灣中譯的剛好都是該系列作的第一部,而入圍的剛好都是系列作第二部。倒是,這兩部已有中譯的首部曲,直到目前似乎沒有獲得「爆炸性」的迴響,出版社亦頗有「發後不理」的樣子。另外兩部入圍作《The Night Following》跟《The Price of Blood》相對來說大家就比較陌生了。而我們希望經過我們這次主題的介紹,可以增加讀者朋友們對於當前世界上流行的推理小說題材多一點資訊。




在下面的介紹文章之前,其實筆者想提出一點觀察心得:簡單說,就是台灣目前的推理中譯情況,就某部分而言已經可以跟世界接軌了。姑且不論世界各地的推理資訊是否可以很快的進入台灣,但至少很多外國出版品,其中譯本在台的上市時間,只比國外原文本慢一些些而已。但這也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出版社該如何向讀者介紹這麼樣的一本「新書」呢?

前幾年大賣的《哈利波特》、《達文西密碼》,都是早已經在國外紅透半邊天,然後在國內讀者引頸期盼之下,一上市馬上就受到廣大迴響。簡單說,就是挾海外之餘威,順水推舟搶下國內的市場。但如果某翻譯書連國外都還在「用力推」,那對國內讀者來說哪裡會有什麼「餘威」可言呢?尤其當前翻譯小說那麼多,甚至還有些掛名「推理」卻一點也不推理的作品。總之,新書還真的是太容易被忽視淹沒了。

不管怎麼說,筆者希望我們MLR這個「愛倫坡獎」主題可以拋磚引玉,讓讀者朋友可以獲得一些歐美推理文壇的有用資訊,進而增加對於當前世界推理脈動的瞭解。也希望經由這個主題,讓大家願意回頭去找找某些可能被淹沒的好作品。更希望出版界的朋友大發佛心,給那些被淹沒的作品多一點機會,同時也讓這些入圍的優秀作品,有機會能夠在台中譯出版。

最後要提一下,除了這次介紹的幾部入圍年度小說的作品以外,最近中譯上市的還有一部《紙醉金迷哈瓦那》,也入圍了本年度愛倫坡獎的「犯罪實錄類」獎項。雖然這書並不是最後的得獎作,但是外文書中譯速度的增快,應該正是台灣出版界的整體趨勢吧!另外,《紙醉金迷哈瓦那》一書在行銷上也搬出「入圍愛倫坡獎」作為背書。可見,推理市場這塊大餅,還是不容忽視的啊。


---Written by 紗卡

相關連結

0 comments:

1.留言可使用HTML語法如 <b>, <i>, <a>,但須注意 "<"、">"這兩個符號需用其他符號代替,否則後段留言會消失喔。
2.無Google帳號者,可選用Name/URL輸入網路暱稱和部落格網址(網址可不填),或選用Anonymous匿名留言亦可。
3.勾選「通知我」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

2009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年度最佳小說_Part 2


你有閱讀領域的私藏名單嗎?

和歌唱相仿,同屬創作領域的寫作,總有作品精彩嚴謹卻未能大紅大紫,但死忠愛好者卻心儀珍藏、放諸心上的作家。曾以Joe Pickett系列處女作《Open Season》拿下了4座最佳首作獎項(Anthony Award,Macavity Award,Barry Award和Gumshoe Award),並入圍Edgar Award和L.A. Times Book Prize最佳首作決選名單的美國推理小說家C.J. 巴克斯(C.J. Box),正是很多愛好中西部牛仔風情推理迷心中,藏私口袋的作家。然而,這樣的狀況在《忘記正義的小鎮》出版後,一切都改觀了。



作為C.J. Box的第二本獨立小說,也是他第一本移出懷俄明州,將場景設定在北愛達荷州的作品,《忘記正義的小鎮》有著廣闊卻充滿小鎮風味的環境設計,故事線看來簡單,骨子裡卻是由複雜的三條線所組成,隨著緊迫盯人的時間倒數、步步高升的危機,Box將《忘記正義的小鎮》打造成扣人心弦的上乘懸疑小說。

早熟的十二歲女孩安妮與天真的十歲男孩威廉,意外地於森林深處目睹兇殘的槍殺事件。未料兩人亟欲離去之際,卻和兇手們四目相接。更驚人的是,這群兇手竟是遠從加州搬遷而來,打算過著寧靜退休生活的前加州警察。當眾人忙著協尋失蹤小孩的同時,這群兇手竟打著「專業人士」的招牌,堂而皇之地進駐搜查核心,充分掌握每一秒的搜查進度,撒下天羅地網追殺毫無縛雞之力的失蹤姊弟倆。

然而,就在山雨欲來之際,一名退休警察循著前陣子意外出現的鈔票,嗅出了其與八年前賭場搶案間的可能連結,一步一腳印地追尋至此。這四名「熱心助人並試圖融入當地環境」的退休加州警察們,跟多年前的賭場劫鈔案,又有什麼樣的關連?又何以這麼多年來,皆未曾東窗事發?

同樣為錢苦惱的,還有當地碩果僅存的農場牧主傑斯。由於經營方針跟不上世局變化,眼見農場當年的抵押贖回權即將被銀行收回,怨恨外來入侵者帶著財富破壞農村田園傳統,僅剩破產拍賣與主動出售農場兩樣選擇的老牧主,焦頭爛額之際,竟發現鎮民口中失蹤的姊弟正躲在他的穀倉中?而且還宣稱追殺她們的正是正義化身的前警察們?隨著兇手們步步進逼,這件事真的有可能轉圜並見著曙光的可能嗎?

對我來說,C.J. Box在《忘記正義的小鎮》中表現得最為優異之處,在於他處理小說題材以及敘事節奏上的技巧。即便小說中的角色眾多,但Box依舊在小說中寫活了愛道人長短的郵差、焦急如焚的單親媽媽、循線苦尋真相的警察,甚至連擔任壞人角色的退休警察們,Box皆非輕筆帶過,反而透過適切的時機,賦予每個人獨立的面貌。某程度上來說,《忘記正義的小鎮》和Box著名的Joe Pickett系列有著大方向的相似——中部保守小鎮面對美國西岸大舉入侵的城市移居者所造成的發展過快、城鄉差距等問題;帶著缺陷與困境搏鬥,卻不放棄美好堅持的角色設計——但Box卻精巧地透過時間線的壓縮,將《忘記正義的小鎮》包裹成仿照希區考克炸彈理論所摹寫出來的作品,精準地以秒數為單位,催迫著讀者揪著神經,緊張地翻過一頁又一頁。

再次翻看《忘記正義的小鎮》,我突然對於書中諸多巧妙卻不露斧鑿痕跡的安排,大感驚嘆。而這些細節在第一次閱讀的時候,由於故事太過順暢,皆在一心想知道結局如何的心情下,被粗心地略過了。或許,正是C.J. Box機巧的故事安排、立體的人物設計,以及,在妥協中仍不忘展現中西部最後貴族精神的幽默橋段(你知道的,主角最後一定得躍身上馬,縱鞭奔馳才有中西部的牛仔風情嘛),為他擎下了2008年愛倫坡獎最佳小說的桂冠。


---Written by 心戒

相關連結

0 comments:

1.留言可使用HTML語法如 <b>, <i>, <a>,但須注意 "<"、">"這兩個符號需用其他符號代替,否則後段留言會消失喔。
2.無Google帳號者,可選用Name/URL輸入網路暱稱和部落格網址(網址可不填),或選用Anonymous匿名留言亦可。
3.勾選「通知我」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

2009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年度最佳小說_Part 3


Morag Joss這位多才多藝的女士是蘇格蘭人,她在St. Andrews大學就讀時雖然主修英語,卻沒想過自己將來有一天會成為作家,她大部分時候都是在藝術界工作;她的生涯轉捩點,其實是來自她跟推理小說家P‧D‧詹姆絲的一段對話。詹姆絲在1996年到巴斯參加巴斯文學節的活動,Joss陪著她參觀巴斯當地的古蹟羅馬式浴池時,開玩笑地說道:「這裡是發現屍體的好地方啊,不是嗎?」詹姆絲說:「喔,妳應該把這個點子寫下來啊。」Joss原本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幾個月後,她寫了一篇短篇小說去參加《好家政》(Good Housekeeping)雜誌的徵文比賽,在那個過程裡她發現,寫小說很能帶來滿足感與快樂,她似乎找到人生中真正的志業了(……而且,她的小說得到第二名)。於是她認真考慮了詹姆絲的建議,花了一年時間寫完她的第一本小說《Funeral Music》,書中的偵探是一位美麗、知名、富有的大提琴家Sara Selkirk,痛失愛人之後好不容易勉強復出義演,卻在表演之後發現有人死在羅馬式浴池裡……。



以Sara Selkirk為主角的推理小說總共出了三本,但在寫作過程中,Joss漸漸發現她並不想侷限於典型的犯罪/推理小說類型裡。根據她自己的說法,2003年奪得銀匕首獎的作品《Half Broken Things》,一開始就不是當成犯罪小說來寫的(雖然裡面的確有犯罪行為)。接下來的《Puccini’s Ghosts》,或者今年入圍愛倫坡獎的《The Night Following》也都是類似的狀況:其中或許包含犯罪行為,然而Joss真正關注的是人面對死亡與罪惡的反應,而不見得是「人到底是誰殺的」。

我真正開始閱讀《The Night Following》以後,就很能夠理解為啥Amazon上的讀者評價會是那樣。有些讀者嫌作者步調太慢,甚至有人說他連第一章都讀不完,還有些人覺得這本書太陰鬱、太讓人不安。故事情節嘛……好吧,的確是很陰鬱:中年無子的女主角因為跟丈夫換車開,無意中發現丈夫偷情的證據;心神不寧之際,在無人的鄉間道路上撞死了一名六十出頭的退休女老師。她在混亂的狀態下駕車逃離現場,沒被任何人發現。此後,她獨自一個人面對失婚的痛苦,還有殺死他人的罪惡感。她不由自主地開始接近死者悲痛欲絕的丈夫;這名鰥夫則漸漸地懷疑,也許他死去的妻子以某種方式回到他身邊?(←雖然如此,請絕對不要想成是什麼裝神弄鬼的刺激情節啊!)

這本小說的確是緩緩地展開的,如果當成一般的推理/懸疑/犯罪小說來讀,你可能會悶到發瘋,不知道女主角要一直自言自語到啥時候;但要是調整一下心態,當成「有懸疑味道的純文學」來讀,細細咀嚼Joss優美的散文,就會覺得很有意思(所以,雖然我知道為了做介紹應該看快一點,卻還是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閱讀速度)。這本來就是一本應該「慢慢讀」的書,雖然不見得能討好每個人。


---Written by 顏九笙

相關連結

0 comments:

1.留言可使用HTML語法如 <b>, <i>, <a>,但須注意 "<"、">"這兩個符號需用其他符號代替,否則後段留言會消失喔。
2.無Google帳號者,可選用Name/URL輸入網路暱稱和部落格網址(網址可不填),或選用Anonymous匿名留言亦可。
3.勾選「通知我」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

2009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年度最佳小說_Part 4


我是在五月九日凌晨很爽快地把這本書的英譯本看完,結果過沒兩天才知道中譯本已經在五月六日出版了……呃,這算是一件好事啦,大家只要連過去網路書店就可以看到「瑞典犯罪小說女王」卡琳‧亞弗提根的清楚介紹,還有她的得獎紀錄,所以我就不用在這裡重打一遍,可以把所有的篇幅都拿來講這本小說讀起來感覺如何XD。



如果要拿來跟前面提到的《The Night Following》相比,《失蹤》的步調當然比較「快」,但是也沒有快到五分鐘一個爆點;亞弗提根是以穩健的速度,帶著讀者進入西碧拉的世界。西碧拉是個遊民,她過著流浪生活已經十五年,深知在街頭生活的種種技巧與危險。她偶爾會容許自己奢侈一點,用唯一一套像樣的衣服偽裝成因公出差的女強人,在旅館餐廳裡吸引寂寞(或急色)的男性與她共餐,然後佯裝意外丟了錢包,誘使男性發揮紳士風度,替她付飯錢和一晚上的住宿費用。這回她重施故技,成功地換來一夜好眠,但是第二天早上卻是警察來敲門。西碧拉本能地不信任警察,千鈞一髮地逃離旅館之後,她發現自己的直覺是對的:昨天晚上替她付了房錢的男人被殘忍地肢解,她的指紋偏偏留在男人的房間鑰匙卡上。類似的案件接連發生,全部算在西碧拉頭上,她只好利用很有限的資源,想盡辦法逃一天算一天……。

普通老百姓或許會認為,走投無路的時候大不了自動投案,或許還有一線希望;然而對於西碧拉來說,這種選擇是不可能的。十五年的街頭生涯裡她嚐盡千辛萬苦,然而她寧死也不願意再回到普通人的世界裡;回到「系統」之中,意味著受人宰制。為什麼她會這麼想?這可不是因為她有什麼超激進的政治理念。而且,她本來可是啣著金湯匙出生的女繼承人。為什麼她會落到現在這步田地?她要怎麼樣才能拯救自己?

亞弗提根在前半本書裡,說明西碧拉的過去如何讓她選擇了孤獨的遊民生活。這個部分很有說服力,但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問題:西碧拉對於社會的不信任實在很有理由,她只求清靜,幾乎沒有朋友,也沒有一個「地下社會之王」會跑出來糾集所有遊民弟兄來替她洗刷清白,那她到底該怎麼樣擺脫被當成兇手追捕至死的命運?亞弗提根安排了一個很有趣的「救星」,助了她一臂之力,也激發了她的戰鬥意志,終於可以力挽狂瀾。什麼樣的救星?當然我不能說啦,有興趣的人自己去找來讀吧。:)


---Written by 顏九笙

相關連結

0 comments:

1.留言可使用HTML語法如 <b>, <i>, <a>,但須注意 "<"、">"這兩個符號需用其他符號代替,否則後段留言會消失喔。
2.無Google帳號者,可選用Name/URL輸入網路暱稱和部落格網址(網址可不填),或選用Anonymous匿名留言亦可。
3.勾選「通知我」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

2009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年度最佳小說_Part 5


以《Curse of the Spellmans》入圍年度小說獎項的麗莎‧陸茲(Lisa Lutz),台灣讀者應該也不算陌生。該作者同系列作首部曲《不專業偵探社(The Spellman Files)》去年已在台中譯出版。雖說該系列主打幽默路線,但是世界各國各種譯本封面一字排開比較之下,對於看得懂中文的讀者來說,「不專業」三個字實在也太顯眼了一點。



本入圍作是Spellman系列第二部,目前最新作品則是第三部《Revenge of the Spellmans》。偵探社是史派曼的家族事業,主角伊莎貝爾‧史派曼作風大膽直接,形象鮮明,基本上算是家族偵探社裡的探員。警察退休而現在幹偵探的老好人老爸艾伯特、迷糊的老媽奧莉薇、當律師的兄長大衛、以及早熟的妹妹小瑞。史派曼家的人都「怪怪的」,而他們最喜歡的就是窺探他人隱私。首部曲《The Spellman Files》除了打響第一炮以外,當然多少也有點介紹人物出場的味道。作者在《不專業偵探社》的中文版序裡提到:這並不是一本驚悚的推理小說,這其實是「關於一個家庭的小說」。而本系列第二部《Curse of the Spellmans》能夠得到愛倫坡獎入圍的肯定,除了代表作者功力已臻水準之外,同時或許也展現出作為美國推理界的最高獎項,對於各種推理子類型其實是採取相當包容的態度。只是,稍微觀察一下近幾年的最終得獎作品;或許,真的存在某些「比較容易得獎」的特定推理類型也不一定。

首部曲故事大多圍繞著史派曼家庭成員,而在第二部《Curse of the Spellmans》裡,故事漸漸擴展開來,史派曼家族成員跟新角色的互動也更加頻繁。故事裡主角伊莎貝爾暫時搬回家住,卻覺得鄰居John Brown鬼鬼祟祟,光看這種菜市場名字,也很難讓人不覺得這名字根本就是假的。John本身從事園藝造景工作,而伊莎貝爾卻判斷這正是埋屍的最佳掩護;她想盡辦法混進John家裡,卻給她發現上鎖打不開的房間。哼,這一定有鬼的啦,於是伊莎貝爾開始跟蹤起她的鄰居......。

同一時間,妹妹小瑞當然也沒閒著,哥哥大衛也有自己的煩惱,而他們的爸媽例行性地給自己休假同時還搞失蹤......。

對《Curse of the Spellmans》這本入圍作有興趣?那或許您可以回頭先讀讀首部曲《不專業偵探社》,然後期望出版社會發佛心,再為大家推出後續作品的中譯。


---Written by 紗卡

相關連結

0 comments:

1.留言可使用HTML語法如 <b>, <i>, <a>,但須注意 "<"、">"這兩個符號需用其他符號代替,否則後段留言會消失喔。
2.無Google帳號者,可選用Name/URL輸入網路暱稱和部落格網址(網址可不填),或選用Anonymous匿名留言亦可。
3.勾選「通知我」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

2009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年度最佳小說_Part 6


無獨有偶地,這回另一本入圍作《Sins of the Assassin》也是系列作第二部,然後該系列的第一部《殺手的祈禱 (Prayers for the Assassin)》也已經在台中譯出版(2007年)。不過這個作者勞勃‧費理諾(Robert Ferrigno)可不是初出茅廬的青澀作家,在他創作這個殺手系列之前,他已經寫過八部以南加州為背景的「一般」推理驚悚小說。



作者的個人經歷相當特別,根據博客來網站的資料顯示,原本可以算是學者出身的費理諾,不但曾是個職業賭徒(還大賺一筆),還開過特技飛機,並曾與槍枝狂人混在一起接受生存特訓。也難怪他可以為「殺手系列」小說創造出這麼特別的背景,同時還在小說裡處理宗教信仰—尤其還是回教—這麼敏感的議題。據說,原本幫費理諾出書的出版商,在得知《殺手的祈禱》居然這麼具有爭議性之後,紛紛都打退堂鼓,拒絕繼續幫他出書。但是相反地,世界上其他幾個未曾代理翻譯過他早期作品的出版商,反而對這本書相當有興趣,這還包括台灣的出版商在內。相對來說,宗教信仰在台灣很少會是個問題。(政治才是啊~)(註:以上資料來自博客來網站,但應該是灰鷹爵士所撰寫)不過,不知道是否由於缺少爭議而少了點話題性;據筆者私下觀察,《殺手的祈禱》中譯並沒有引起台灣讀者太多迴響。就連筆者也是在整理這一屆愛倫坡獎入圍作品的作者資料時,才「意外」發現這部中譯的存在。

費理諾的「殺手系列」,其故事背景提供給讀者一個想像:如果在美國與恐怖份子的作戰裡,美國卻成為最後的輸家,那麼世界將會變成怎樣?(大聯盟MLB還打不打?小王該何去何從?)故事將時空放在未來2040年的美國,此時在這片土地上有兩個國家:「美利堅伊斯蘭合眾國」跟「基督教聖經帶」。前者以西雅圖為首都,還有超級杯跟奧斯卡金像獎(說好的MLB呢?),但他們骨子裡還是有著嚴謹宗教信仰的伊斯蘭回教國家。

由於首部曲《殺手的祈禱》的成功,讓費理諾有機會完成他的「三部曲」計畫。入圍本屆愛倫坡獎的是第二部《Sins of the Assassin》,而第三部《Heart of the Assassin》目前在Amazon已經可以預購了。如果讀者反應持續不錯的話,會不會有前「賺」、外「賺」的出現,那就不曉得了。

承續首部曲的故事,這回主角拉金滲透到「基督教聖經帶」的肯塔基去,當地一個軍事狂人據說找到了一具昔日美國所遺留下來的超級毀滅性武器,而這狂人正打算把東西賣給中國人。拉金除了盡全力阻止此事發生以外,他也帶領讀者遊遍故事裡2040年的美國南部—雖然一切都是小說家言,但這些設定多半都有精確翔實的歷史背景。

作者費理諾是個非常用功的作者,蒐集資料,考證功夫均十分到家。因此寫起這種架空歷史的近未來小說,非常具有說服力。只是,不知道台灣的讀者,是否願意再給他一次機會,讓「殺手系列三部曲」可以全數中譯?或許,也該期待出版商再度大發佛心了。


---Written by 紗卡

相關連結

0 comments:

1.留言可使用HTML語法如 <b>, <i>, <a>,但須注意 "<"、">"這兩個符號需用其他符號代替,否則後段留言會消失喔。
2.無Google帳號者,可選用Name/URL輸入網路暱稱和部落格網址(網址可不填),或選用Anonymous匿名留言亦可。
3.勾選「通知我」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

2009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年度最佳小說_Part 7


跟其他幾位入圍作家相比之下,關於以《The Price of Blood》入圍愛倫坡獎的作家Declan Hughes,我們目前找到的資料相對比較少。

Hughes是愛爾蘭人,現居於都柏林,因此其作品最先是在英國發表。Hughes本身從事導演及劇作家工作超過二十年。1984年,他與人合資創立了Rough Magic戲劇公司,並擔任劇作與藝術方面的工作,目前Rough Magic仍是愛爾蘭重要的獨立戲劇公司。這公司目前正在歡度25週年慶,而且正在募款,Hughes的名字當然也在捐款名單上,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連過去看一下。



2006年,Hughes以《The Wrong Kind of Blood》出道,該書隔年替他拿下夏姆斯獎(Shamus)的最佳處女作獎項。2007年繼續發表《The Colour of Blood》,2008年的《The Dying Breed》,到美國改名成為《The Price of Blood》,入圍了本次的愛倫坡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包括這次入圍的瑞典作家卡琳‧亞弗提根,與蘇格蘭作家Morag Joss,其作品對於美國本土出版市場來說都算是「進口」作品。但是世界各國頂尖推理作家皆可能受到愛倫坡獎的青睞,美國的出版市場的確是犯罪小說的溫床。

Declan Hughes筆下小說的系列主角是Ed Loy,他本身是個洛杉磯私家偵探,在首部曲《The Wrong Kind of Blood》裡為了參加母親的葬禮回到故鄉都柏林;隨即受故鄉老友所託,試圖尋找這位朋友失蹤的丈夫。然而,隨著案情的進展,Loy的過往似乎開始翻攪,這其中還牽扯上他老爸多年前的失蹤案件。

而在《The Price of Blood》這本入圍作裡,Loy受Vincent Tyrrell所託,調查尋找一位十年前失蹤的騎師。Loy很快地發現,自己的調查居然牽涉到兩樁可怕的謀殺案件。同一時間,Loy還必須提防先前跟他結下樑子的Halligan家族。而Loy與神秘女子Miranda Hart糾纏不清,也讓他捲入Tyrrell家族的紛擾事件裡。Loy發現了一連串的秘密,這跟愛爾蘭著名的賽馬節日居然有著錯綜複雜的關係。

儘管系列作第三部讓他入圍了愛倫坡獎,但有人認為Hughes的小說已經產生了「模式」,他的新作彷彿只是將前書拿來重寫一遍;小說雖然不至於不好看,但對作者自己來說總是了無新意。但是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就留給讀者自己去判斷吧!


---Written by 紗卡

相關連結

0 comments:

1.留言可使用HTML語法如 <b>, <i>, <a>,但須注意 "<"、">"這兩個符號需用其他符號代替,否則後段留言會消失喔。
2.無Google帳號者,可選用Name/URL輸入網路暱稱和部落格網址(網址可不填),或選用Anonymous匿名留言亦可。
3.勾選「通知我」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