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年度最佳小說(上)

今年的五部入圍作品,其作者對國內推理讀者來說恐怕都比較陌生,他們的推理作品在台灣幾乎都還沒有中譯。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幾位作家對國人來說卻又未必全然陌生,有些人甚至已有其他非推理類的著作在台中譯上市。這似乎也顯示出,跨領域創作的作家越來越多;或者換個說法:推理類型小說吸引到越來越多的作家投入創作。

Christine Falls是小說裡一位女性名字。故事發生在1950年代的愛爾蘭都柏林,那是一個篤信天主教的國家,整個社會以至於個人的行為準則,皆以宗教為依歸。Christine Falls是一個死於難產的女性,而在教會的眼中,她正是一個墮落(fallen)的女人。故事主角是擔任驗屍官的Quirke,孤僻的他行事低調,對未來悲觀;故事開始於Quirke發現他的驗屍報告遭到產科醫師Malachy Griffin的竄改,偏偏Malachy的父親正是Quirke的養父,難道這女人的死,跟Griffin父子有所牽連?而這一切的背後,似乎都看得到教會的影子…
約翰‧班維爾的小說功力無庸置疑,擅長多線敘述且相互對比或呼應,本書主角Quirke似乎頗有發展成系列角色的潛力,讀者已經開始期待他將是下一個純文學與大眾文學雙棲的格雷安‧葛林(Graham Greene)。約翰‧班維爾早已獲獎無數,這回能不能以Benjamin Black筆名將愛倫坡獎納入個人收藏,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Ken Bruen風格較為陰沈,筆下主角Jack Taylor是位愛爾蘭的退休警官,形象有點類似Rebus(藍欽筆下系列主角)與韋蘭德(賀寧‧曼凱爾筆下系列主角)的綜合體。再度叩關愛倫坡獎的這部《Priest》裡,Taylor一開始可是待在瘋人院裡,起因則是系列作第四部《The Dramatist》結局的可怕悲劇。Taylor在本書裡則必須面對三個新的問題:有個性喜猥褻幼童的神父丟了腦袋,嚇壞了另一個神父,於是透過友人委託Taylor進行非正式的調查,看看是誰這麼血腥地「替天行道」。同一時間,Taylor的友人似乎被人尾隨跟蹤,這是Taylor遭遇的另一個狀況。此外,還有個失蹤人士等待Taylor去尋找,而Taylor卻也正面臨著酗酒的痛苦…對他來說,這是一段相當艱困的時光。

而在這部《Soul Patch》裡,Moe Prager受到老友偵察組長Larry McDonald的私下委託,秘密調查70年代大毒梟謀殺案背後不為人知的內幕。然而,McDonald卻突然自殺了;儘管自殺的跡象相當明顯,但Moe Prager就是認為案情並不單純,而且極可能跟他手上的案件有關。他開始動用所有可能的人際關係,決心揪出毒梟命案背後的真相。
第四部入圍作品則是Michael Chabon的《The Yiddish Policemen’s Union》,Michael Chabon在台灣目前另有青少年奇幻小說《夏日禁地(Summerland)》中譯,或許部分讀者對他有點印象。第五部(也是最後一部)入圍作品則是John Hart的《Down River》,我們都另有專文介紹。
---Written by 紗卡
相關連結
- 〈2008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快閃猜謎〉
- 〈2008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年度最佳小說(中)〉
- 〈2008 Edgar Award_愛倫坡獎系列報導 - 年度最佳小說(下)〉
0 comments:
1.留言可使用HTML語法如 <b>, <i>, <a>,但須注意 "<"、">"這兩個符號需用其他符號代替,否則後段留言會消失喔。
2.無Google帳號者,可選用Name/URL輸入網路暱稱和部落格網址(網址可不填),或選用Anonymous匿名留言亦可。
3.勾選「通知我」可收到後續回覆的mail。